首页» 系历史回顾» 学系名师

林克椿先生简介

林克椿(1926年4月30日-2022年12月20日),96岁,男,汉族,浙江奉化人,中国著名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共同创始人及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科创始人,1959年-1986年担任生物物理主任。  

林克椿先生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50年就职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借调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参加全国放射性自然本底站人员培训,围绕我国“两弹一星”国防科学战略开展核辐射对环境生态影响的前期重要调查工作,1959年创建北京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室和专业,1991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林克椿先生参与创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并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第八届执委会执委,推动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于1984年顺利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林克椿先生曾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基金委学科评议组委员、组长,以及《生物物理学报》副主编兼常务编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兼职教授、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顾问,2010年获得由生物物理学会颁发的中国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奖 “贝时璋杰出贡献奖”。

林克椿先生毕生致力于学科建设,在他带领下,北京医学院生物物理学专业在全国医学院校中最早被评为硕士研究生点(1979年)和博士研究生点 (1983 年)及国家重点生物物理学科 (1988年),1960年和1961年共招收两届65名生物物理专业生(6年制),为中国医学院校及科研院所培养了生物物理学科人才。他主编《医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物理学技术》等著作12部、发表论文130多篇、综述60篇,长期担任“普通生物物理学”、“分子与膜生物物理学”和“生物物理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累计培养硕士和博士22名,1991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

林克椿先生毕生致力于分子与膜生物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参与了中国第一只生物电假肢的研制工作,发现 “螺旋状脂质体”,其成果刊登在《自然》杂志并用于封面图片,研究成果“二氧化硅对膜作用的损伤及柠檬酸铝的恢复作用机理”获得1984年及1986年国家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STM研究非双层脂”的工作具有国际创新性。

林克椿先生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科研、教学,待人真诚,勤劳简朴,任劳任怨,为医学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林克椿先生的学术品德和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84f1c50a414f4a43803bc8be9cdd193c.jpg

林克椿先生